公司裁了我還想反咬一口,我把證據甩老闆臉上:想倒閉就直說!

第1章

1.


 


臨近年關,我被公司裁員了。


 


最近公司不太平,裁員的消息像陰影一樣籠罩著每個角落。


 


老板跟一票高管在會議室裡待了三天三夜,隻得出了個要趕在年底前‘開源節流’的結論。


 


說是‘開源節流’,但大家都心知肚明,重點隻在‘節流’上。


 


身邊的同事們一個個被接連叫走,回來後不是面有難色就是神情黯淡。


 


大家都有點坐不住了,人人都擔心下一個被裁的會是自己,畢竟這時候要是被裁了,年終獎可是一分都拿不著了。在這種氛圍下,我的心裡也開始打鼓。


 


很快,我就收到了經理趙如芳發來的消息:


 

Advertisement


「來12樓,1201會議室。」


 


我心裡頓時咯噔一下。


 


糟糕!我的年終獎!


 


2.


 


「請進。」


 


我應聲走進會議室,發現隻有趙經理在。


 


她的表情裡沒有任何異樣,平靜得就像隻是叫我來聊聊最近的工作進度。


 


「曉靈啊,你來咱們部門五年了吧?」


 


「是的經理。」


 


我小心翼翼地回答。


 


「這五年裡,你任勞任怨,工作完成得都很好,我們都看在眼裡。」


 


「你的組長因為個人原因很快就要離職了。跟公司其他領導商討過後,我們一致決定讓你晉升成組長。」


 


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我瞪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經理,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。


 


「從下個月開始,你就是我們部門的組長了,你要努力帶領你們組,業績更上一層樓。」


 


趙如芳說著,露出了難得的微笑。


 


我激動得差點跳了起來。


 


五年了,我終於要鹹魚翻身了!五年的職場生涯裡,我像變色龍一樣。


 


硬件研發、市場分析、協助HR管理人事變動,這些事都隨著時間慢慢成了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。


 


我曾絕望地以為,再多的能力疊加起來,也換不來領導和老板多一分的重視。


 


也曾想過,這份工作也就這樣了,要不就躺平算了。


 


而如今,我終於熬出頭了!


 


想起我那五年來幾乎沒什麼變動的工資條上的數字,我激動地跟經理說:


 


「經理,這次晉升我能漲多少工資啊。」


 


趙經理突然變了臉色看著我,眉毛一擰,臉上多變的表情讓我猜不透她心裡在想什麼。


 


「姚曉靈,你也看到了,公司現在的情況不樂觀。」


 


我瞬間明白了經理話裡的意思,她想讓我加活不加錢。


 


我不甘心,鼓起勇氣回道:


 


「經理,我覺得我的努力應該得到一些回報。」


 


她有些尷尬,微不可察地深吸了一口氣,隻回了我一句:


 


「現在不行。」


 


就讓我離開了。


 


回到工位時,我還在回想趙如芳剛才的話。


 


無論怎麼想都覺得不公平,我握緊了拳,心中湧起了八百份的不滿。


 


卻沒想到,真正的噩耗才剛剛開始。


 


3.


 


下午,HR部門的李組長說要跟我聊聊,讓我去她辦公室找她。


 


她辦公室的門半掩著。我敲了敲,她的聲音透過門縫傳來:


 


「進來。」


 


我在心底默默構思著如何要求漲薪的措辭,扶著門走進,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堅冰上,小心又猶豫。


 


「你知道的,公司正在裁員。」


 


李組長開門見山地說。


 


我心中暗叫不好,上一秒還因怒火而翻湧的內心的霎時間就被澆了一盆冷水,熄滅得無聲無息。


 


「姚曉靈,這段時間你的表現我們都看在眼裡。但是...」


 


李組長的聲音突然變得沉重,我額頭上的汗珠也越來越密。


 


「...這是來自上面的決定,對不起,你在裁員名單裡。」


 


短短一句話,像是刀子一樣刺在我的心口,又割開了我的自尊與五年間全部的努力。


 


我從椅子上‘噔’一下站起,聲音顫抖著追問:


 


「怎麼會這樣?上午趙經理剛剛跟我說要升我的職。」


 


「公司臨時決定調整業務方向,內部組織機構全部都要重組,你們整個部門都會被裁撤掉,領導們做出這個決定也很艱難。」


 


李組長話語犀利,直截了當。


 


我的腦子一時變得空白,半天說不出話來。


 


這就是結局嗎?


 


我想問為什麼,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。


 


其實答案不言而喻,我這頭月薪三千、月月全勤、辛勤耕耘了五年的老黃牛偏偏突然要求漲薪。


 


「我們將按照法律給予你N+1補償。」


 


「你可以收拾東西做交接了,下班前來找我拿離職證明。」


 


李組長說完,便開始整理桌子上的文件,不再看我。這一刻,我才真正感到自己的渺小。


 


4.


 


我回到座位,同事們看向我,眼裡滿是同情和警覺。


 


他們在關心我,同時也在暗自思忖,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。但現在,這些都與我無關了。


 


我微笑著打開電腦,開始籌劃交接事宜。


 


我列了個清單,硬件研發、市場分析、人事管理,統共三大類八小類項目,我要一個個說再見。


 


臨近下班,我還在緊張地敲打著鍵盤,因為離職交接文檔還沒完成。


 


我手頭上的項目在過去的五年裡堆積如山,任務繁重,遠非一個下午就能整理完的。


 


瞥了一眼手表,已經五點四十了,我拿起手機給李組長發了一條消息:


 


「李組長,離職交接文件還沒整理完,我的離職時間能否延後點?」


 


沒過多久,電話鈴聲響起,李組長的聲音聽起來十分不耐煩:


 


「整整一下午的時間,你是怎麼工作的?現在還沒弄完?」


 


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:


 


「本來我管的項目就是最多的,你隻給我一個下午時間我怎麼可能弄得完!」


 


「得了!」


 


李組長打斷我。


 


「該你走就得走,無論如何你今天都是最後一天,明白嗎?我們也有規矩,不能因為你影響其他人的工作!立刻來我這拿離職材料!」


 


「好!既然公司這麼說,那我沒什麼可說的。你想要的交接,全都在電腦裡,自己看著辦吧!」


 


我氣憤地掛斷電話,一把關掉電腦,辦公桌上再無我五年間的痕跡。


 


5.


 


回到家,我原本想先休息兩個月再找工作。


 


但無奈我之前實在沒存下多少錢,經濟條件不允許。


 


所以一過完年,我就跟著浩浩蕩蕩的打工人大部隊回到了北都。


 


一開始,我隻是想找一份新的工作。


 


但很快我就發現,很多公司都對我的老東家GTX的內部運作十分感興趣,面試官們的問題鋒利又集中,圍繞在GTX的戰略決策、產品開發流程以及市場定位策略等方面。


 


起初,我隻將這些當成是巧合。


 


直至某次偶然的機會,一個曾和GTX有過業務往來的老同行是我的面試官,在跟我的談話中無意間透露出他所在公司願意出高價購買關於GTX及行業動向的專業分析與預測。


 


我瞬間醍醐灌頂。


 


如果市場上有如此多的企業願意為獲取GTX乃至整個科技行業的分析支付高額費用,那麼我的個人背景和專長不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嗎?


 


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商機。


 


我擁有的對於GTX的深刻理解和多年來積累的敏銳的行業洞察力,隻需要通過正確的渠道和形式展現出來,一定能夠轉化為一筆豐厚的收入。


 


說幹就幹!


 


我開始整理五年間我對GTX和智能科技領域的所知所感,計劃對行業趨勢進行深度分析和預測。


 


剛寫了個開頭,趙如芳的電話就不合時宜地打了過來。


 


6.


 


電話那頭,趙如芳的聲音尖銳,透過聽筒直刺耳膜。


 


「姚曉靈,你的交接文檔沒寫完啊!還有一大堆項目和文件弄得不清不楚的,你讓我們這邊業務怎麼進行?」


 


我深吸了一口氣,盡量壓制著自己的情緒:


 


「我離職前已經和HR的李組長溝通過了,她已經確認我把該交接的都交接了,我的離職材料上還有她的籤名。」


 


趙如芳的聲音突然提高了幾個音。


 


「你怎麼不找我確認!你那所謂的交接,連最基本的文件都找不齊,你這樣搞別人還怎麼工作!」


 


明白了她是專門來找我麻煩的,我冷哼一聲,一下子沒了好脾氣。


 


「別忘了離職材料上你也是籤了字的,你沒確認好你籤什麼字?現在出了問題怪得了誰?」


 


這時候,趙如芳的情緒似乎也更加激動。


 


「你的工作沒做好當然怪你!你知不知道你留下的爛攤子現在多讓人頭痛?」


 


我沉默半晌,突然想起了什麼,我嘴角浮起了淡淡笑意:


 


「這樣吧,我有當初和HR的李組長最後一次通話的錄音,需要的話,我可以馬上發給你。」


 


「錄音?你還錄音了?!」


 


她語氣中透露出驚訝和憤怒交織的情緒。


 


「不錯,你可以自己聽聽看,問題到底出在哪裡。」


 


沉默了幾秒後,趙如芳冷笑一聲。


 


「好,你發來吧。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說了些什麼。」


 


隨即,我發送了那份錄音文件給她,並耐心等待,但等來的回應卻更加刺耳。


 


「姚曉靈,這種自作主張的行為還真是隻有你才能做出來的。」


 


「不過別以為有了這個就能推卸責任,你留下的爛攤子不是靠一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!」


 


一大早就被人找碴,我的耐心終於耗盡:


 


「我接這通電話不是為了聽你無端的指責的。既然你聽不懂人話,那麼我們就沒有繼續對話的必要了。」


 


「你...」


 


對面還想不依不饒,我已果斷掛斷了電話。


 


7.


 


後面的半個月裡,我利用自己對智能科技領域的前瞻性見解,打造了一份詳盡的報告,直指了GTX一個備受矚目的項目。


 


報告裡我預測了該項目注定失敗的種種原因——技術不成熟,市場分析偏頗,合成了一鍋市面上的半成品等。


 


寫完這份報告,我滿意地看著自己的作品。


 


手機震動,趙如芳的電話再次打來。


 


「你還記得ACP的那個項目嗎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