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宮朝

第3章

 


父皇並未要他們的性命,聞之大慟。長麒不免潸然。


我想起太子妃端莊的側影、溫善的品行,以及對我的諸多照拂,同樣悲從中來。


 


廢太子既逝,父皇既往不咎,封了懷王,與其發妻合葬。


 


對他的二子二女,父皇封爵以示安慰,養於宮中鶴轸樓。餘下側妃謝氏、姬妾數人,父皇皆吩咐厚待。


 


我在鶴轸樓中見到了謝氏,她依舊是那樣,沉靜得像個影子,柔美得像株蘭苕。隻是鬢邊的白花、簡素的衫裙,以及被太多淚水浸潤得黯淡的雙眼,都在無聲地訴說著她的悲戚。


 


廢太子的幾個孩子都還不解事,前庭中,兩個小郡主華素和華摛正在互相追逐,崇晏被哥哥崇定牽著學走路。


 


謝氏自袖中取出一個精致的小荷包,說是太子妃繡了要給我的孩兒的,如今隻能由她交給我了。


 


我瞧見上邊雲蒸霞蔚的白澤圖樣,想著那個慧心巧思的女子如何一針一線地將祝福繡進這個荷包,期待著贈予我的那天;又是如何決絕地選擇追隨自戕的夫君而去。隻覺心頭酸楚,難以言喻。


 

Advertisement


謝氏望向窗外孩童打鬧的身影,喃喃道:「太子妃知道,我想S,卻又如何都拋卻不下孩子,所以索性先行了這一步。夫君予我深情,且盼來世依舊能伴他左右。主母予我恩義,隻以今生對他們的盡心還報。」


 


我不知道對她說什麼,隻得輕嘆,為她在此留存的堅韌:「生者並不比逝者輕松,今後,你要多保重。」


 


14


 


後人皆說,便是廢太子之S,揭開了隆宣後期儲位之爭的序幕。


 


可置身當下的我們,尚無知覺。


 


長麒痛失兄長,悲傷難當。但他要做父親了,迎接新生命的期待,稍微地緩解了他心內的悵然。


 


而我也在盡力地不去想太子妃臨別前的慘狀。


 


她留下的小荷包,被我放在了枕邊,等著孩子出生以後系在襁褓上。


 


懷胎十月,我誕下了一子。


 


仿佛要借這件喜事振奮人心,讓心有戚戚焉的宗室忘懷廢太子之S,父皇下令滿月宴大辦,並親自給這個孩子賜名崇茂。


 


我和長麒給他定了小名,喚作優婆塞,意為清信士,願以此保他平安。


 


一日,崇茂在我懷中睡著了,長麒在一旁,給我剝松子吃。


 


忽然一個內監進來請安,湊在他耳邊說了什麼。


 


我見他神情凝重,問他發生了什麼。


 


他看了一眼崇茂,壓低聲音說:「父皇查得,三哥與道士往來,確實是為他生母齊惠皇後行法事祈福而已。」


 


我黯然:「逝者已矣,此時還了清白,到底人也回不來了。」


 


長麒用指尖輕輕地碰了碰崇茂睡得紅紅的臉,目光中帶著深厚的憐惜之情。


 


我看著這一幕,忽然思緒連綿。


 


接著,明明室內溫暖如春,身子竟打了個寒戰。


 


長麒溫聲地問:「冷嗎?」


 


我答:「不,我隻是……」


 


隻是自紛亂的憶海裡,忽然拾起一樁舊事。


 


15


 


表姐來瑞王府看崇茂。


 


暖煦的屋裡,屏退了丫鬟們,我同她悠闲地敘話。


 


說到那道士已用自盡來證清白,兩人都覺得惋惜。


 


燻風蒸得人昏昏欲睡,我忽然開口:「表姐,花朝節那日,咱們一道去東宮請安,你帶了崇慧去。後來崇慧困了,太子妃便讓崇慧去她的屋裡休息,你說你得把他哄睡了。我記得你進去了比一炷香還多的時間,那時,你是一直在陪崇慧嗎?」


 


她下意識地回答:「自然……」


 


我輕笑:「是嗎?」


 


她不安起來:「你在說什麼?」


 


我往寶爐中添了一勺香,語氣依舊平靜:「表姐,自太子與太子妃過世後,我便一直在想,是誰將太子在別苑中行祭祀之事,傳到父皇耳中的。太子夜夢亡母,生出通靈之念。然天家法度森嚴,齊惠皇後作為國母,身後事關乎宗廟,因此太子才冒險私下祭祀。又因東宮不好行事,故而放在了別苑。這般隱秘,怎會輕易地為人獲知?我去問了謝氏,她說,除了太子、太子妃和她,隻有幾個心腹和那道士知道。便是花費,用的也是私庫。既然如此,又是如何傳出去的呢?


 


「東宮的賬簿,從來都是放在太子妃床邊的匣子裡。那日你在裡邊待了一炷香的時間,是不是看到了燈花果品、香燭紙錢的開支,以及別苑的記事。所以,你便將此事告訴了七哥。當然,你們沒有這麼傻,自己把這事捅出去,而是找了個替S鬼幫你們傳話。哪怕如今父皇查得真相,也怪不到你們頭上。」


 


16


 


她拉了拉脖子上的金絡索,聲音抬高:「你在胡扯!」


 


我冷冷道:「表姐,你不知道吧。從以前開始,你若是撒謊,便會不自覺地用手觸碰脖子。說!你為什麼要陷害太子、陷害太子妃?」


 


她沉默良久,忽而起身,竟是不欲反駁之態:「既然你已經發現了,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。」


 


我不可置信道:「你瘋了!」


 


她轉身過來,目光灼灼地剜了我一眼,狠狠地問:「置身天家,誰人能一直清醒?縱是父皇,不也因那暗生的疑心,奪了他嫡子的命嗎?難道太子就天生強過他的所有兄弟,注定由他登極,來日臨照六合嗎?無非是爬出來的肚子不一樣,又早生了那麼幾天罷了。難道太子妃就天生強過我,注定她為女君,來日母儀天下嗎?


 


「表妹,九弟對你不二色地好,瑞王府裡其樂融融,你自然不懂。可我呢,我有什麼?七王花心如此,除了王妃的名頭和崇慧以外,我什麼都沒有。既如此,為何不爭?坤極之位,短命的齊惠皇後坐得,無子的太子妃坐得,我如何坐不得?」


 


我痛心道:「天命無常,有德者居之。你若要幫七哥爭,我不怪你。可要爭,也該光明正大。太子並無過錯,太子妃亦待你至誠,你以如此卑劣的手段暗害他們,難道晚上能睡得著嗎?」


 


她冷笑:「有什麼睡不著的!東宮已無主,群雄待逐鹿,你等著瞧吧。六哥也罷,八弟也罷,他們未必就沒有藏著猙獰的獠牙。都是父皇的孩子,難道九弟就沒有那麼一刻,想著是自己紹登大寶,坐一坐龍椅,為那天下之主?」


 


17


 


那日,我與表姐斷義。


 


這是大事,我不想瞞長麒。思忖再三,我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。


 


他聽完後,雖然震驚,卻並未如我所想的那樣反應激烈。


 


我問,難道他也有所察覺嗎?


 


他淡淡地說:「三哥走後,我便在想,父皇縱然疑心三哥,可也是經人挑撥,才會一怒之下要廢太子。除了手足中的野心勃勃之人,還會誰想置三哥於S地?你說是七哥七嫂所為,我雖然難過,卻也有石頭落地之感。七哥既然敢做,七嫂既然敢認,想來都做好了手足之情不復的準備。」


 


他仿佛懂我接下來想說什麼一樣,又道:「但她有句話說對了。東宮已無主,群雄待逐鹿。七哥如此,五哥、六哥、八哥又如何呢?今後,怕是朝堂要不太平了。」


 


山雨欲來風滿樓,我嘆了口氣。


 


長麒目光落在我臉上,有些心疼:「最近你似乎常常嘆氣,是我不好。」


 


我失笑:「怎麼會是你不好?」


 


他為我挽好鬢邊散落的發絲:「因為是嫁給了我,你要面對很多事,也添了很多愁。」


 


我握住他的手,讓他溫熱的掌心貼著我的面頰,雙眸注視他的眼睛:「那也是我願意的。無論什麼事,我總在你身邊。咱們一家子,都在一起。」


 


他將我緊緊地攬到懷中:「我會保護好你們的,你、崇茂,還有母妃。」


 


聽著他有力的心跳,我感覺他長大了很多。從前那個不羈的少年,幾乎變成一個真正可靠的男子了。


 


18


 


立儲重嫡子,如今無嫡子在朝,還可論長。然而太子過世之後居長的四王身子孱弱,常年於行宮休養,難當大任。


 


餘下諸子,既非嫡子,也非長子,可以說人人都沒優勢,但也可說人人都有機會。


 


朝堂上,雖看起來尚是平靜無波,但私下人心浮動,可以想見。


 


人前我與表姐相安無事,但在人後,再無往來。心中雖感唏噓,但對她怨恨更多。


 


私下,有昔歲依附太子的官員攜太子的書信來尋長麒。太子走後,其勢力尚在,總得尋個託庇。


 


長麒尚未給予答復。


 


到了新一歲的萬壽節,父皇將萬壽宴交給了母妃操辦。


 


繼後過世後,父皇再未立後。宮中事務由貴妃、淑妃和母妃三人共理。貴妃乃昔日龍潛側妃,淑妃是父皇表親。


 


而母妃出身烏衣門第,入宮後寵愛隆深,身負協理之權,更添一層榮光。子亦憑母貴,這也是長麒如此受寵的原因之一。


 


崇茂的滿月酒已經大辦,如今將此事又單交給母妃,落在有心人眼裡,難免要揣測出許多意思。


 


母妃惦念孫兒,也感事務繁多,將我和崇茂接入宮小住一月,著我助她辦萬壽宴。


 


長麒自然牽掛,時時來扶疏殿請安。


 


一家四口,十分和樂。


 


19


 


一日,長麒又入宮來,為母妃端茶倒水,又殷勤地給母妃講宮外事。


 


我窺他神色,沉默不語。


 


待得他借口要看崇茂,與我來到偏殿。


 


我方開口問他:「怎麼了?」


 


他掛著的笑意垮下,將我抱到他懷中,用要將我揉碎的力氣緊緊地攬著。


 


而我輕輕地撫摸他的後背,等他開口。


 


許久,他放開我,自懷中取出一包東西。


 


我接過來打開,瞧見是一包烏黑的粉末,問道:「這是?」


 


他答:「這是趙淳謹的投誠禮。」


 


趙淳謹,正是從前依附太子的官員之一。


 


我靜靜地等他說下去。


 


長麒接著道:「趙淳謹晨間求見,送來這包東西,說是他探查得到的。這東西加進煙火爆竹裡,可致火起,衍成災禍。你知道,每歲萬壽宴,將近亥時,父皇總要攜宮眷宗親往綿慶樓賞煙火,今年若出了岔子,必會怪到主理的母妃頭上。」


 


我心內駭然,驚愕道:「他們膽子也太大了……」


 


長麒目光幽深:「趙淳謹用此事提醒我,我們已身在局中,並非掩耳就可偏安一隅。」


 


我若有所感,握住他的手,仿佛已經知道他接下來要說什麼了一樣。


 


長麒用力地回握,用幾乎將我的手捏疼的力道,同我說:「所以,我答應了。」


 


我合上眼,深吸一口氣,繼而睜開,望進他的眼底,輕聲語:「好。」


 


徑峻赴險,唯願同往。


 


20


 


順著趙淳謹查到的線索,我和長麒接著往下查去。這東西若要放進萬壽宴當日的煙火爆竹裡,不止一個關節需要打通,隻要抓住一條線深究,總能查到幕後主使的蛛絲馬跡。


 


未免打草驚蛇,長麒沒有發難,隻是上奏說,宮中研發的煙火,雖然盛大華麗,不及民間常有奇思湧現。自己尋得巧匠,可予以改進。